临夏现代职业学院2025年招生简章

原创 来源: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浏览量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院代码:14552
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培养层次:高职(专科)
图片

学院荣誉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全国围棋师资培训试点单位
甘肃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单位
第二批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基地
甘南文旅行业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
 






 

学院简介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是2015年3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我国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王琇瑛女士于1955年创办的北京第三护士学校,距今已有70年历史。学院位于临夏市东城区,校园占地面积526亩,其中主校区占地400亩,分校区占地12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多项殊荣。2024年3月,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共建应用技术学院,承担动植物检疫、旅游管理2个本科专业的教学任务。2024年6月,中共临夏州委、州政府印发《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本科培育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学院本科培育工作。

图片

学院现有教职工498人,专任教师430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82人。研究生学历75人,“双师型”教师227人,另有外聘客座教授、副教授等137人。
学院下设12个教学单位,包括卫生健康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百花烹饪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5个二级学院,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建筑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外语系、体育系6个系以及1个附属中专部。学院实行中高职一体化办学,高职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中药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应用阿拉伯语、建筑工程技术、电子商务、畜牧兽医等34个专业,中职开设中餐烹饪、会计事务、商务阿拉伯语等8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规模9731人,其中本科生148人,高职生8528人,中职生1055人。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践行“厚德博学 强技砺能”的校训,秉持“先学做人、再学技艺、有教无类、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良好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建立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立交桥。
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3年,学院师生在甘肃省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8项、二等奖34项、三等奖79项。其中,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口腔修复工艺项目斩获铜奖,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铜奖1项,2024年在全国大数据财务管理技能大赛中取得全国第九名,荣获二等奖。2025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8个金奖,6个银奖,13个铜奖,奖牌总数位居全省第六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验实训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先后投资上亿元建成实训中心8个、实验实训室149个,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达到95%以上,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产教融合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159家医院、学校、企业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与中兵北斗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百花餐饮集团、百益集团、厦临集团分别共建“北斗应用及低空经济学院” “百花烹饪学院” “百益产业学院” “牡丹产业学院”。与西北师范大学、甘肃云发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事业单位联合成立临夏·甘南文旅行业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助力临夏美食、花卉、文旅、康养产业提质增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习生活设施

学院环境优雅,设计理念先进,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乒乓球场等,运动设施和场地完备,能够满足学生的日常运动锻炼需求。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藏书量10.5万册。

学院与临夏州内多所大型餐饮集团签订管理合作协议,为同学们提供具有西北风味的特色美食,菜品丰富,价格公道。6个大众食堂,12个清真食堂能容纳9000名学生同时用餐。

学生公寓宽敞明亮,校园内设有超市、浴室、校医院、休闲餐饮店、校园通讯营业厅等配套齐全的生活设施。

图片

图片

图片


校园生活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以各类活动为纽带,以各类社团为依托,搭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打造“阳光长跑”校园文化品牌,赋能学生健康成长。我院成为省内第一所利用基于人脸识别的阳光体育云平台开展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活动的高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招生专业

图片




招生形式

1.综合评价:

符合甘肃省2025年高考报名条件、具有省内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应往届高中毕业生。

2.普通高考:

参加了甘肃省2025年普通高考的考生(包括普通文史类、物理类、 艺术类)

3.中职升学考试:

参加了甘肃省2025年中职升学考试的学生。

4.五年一贯制转段:

与学院签订了中高职衔接贯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协议的我省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转段考试,择优录取。
5.单考单招:
已经参加2025年我省普通高考或中职升学考试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符合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高素质农民等群体。

奖助政策

图片


学院奖助体系健全,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国家奖学金:10000元/人/学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6000元/人/学年

3.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700元/人/学年,分档次发放。

4.学院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00元/人/学年;二等奖学金1000元/人/学年;三等奖学金800元/人/学年。

5.社会资助:积极联系侨联等群团组织和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设立多种社会资助项目,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梦大学。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生源地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

就业升学

图片


1.企业就业

    毕业生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到学院推荐的省内外大、中、小型企业就业。

2.基层项目就业

    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国家、地方基层项目、“三支一扶”等政策性考试就业。

3.自主创业

    毕业生毕业后可自主创业。

4.入伍深造

    毕业生可参军入伍,在部队继续深造。

5.专升本升学

在校期间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技能大赛等比赛获相应奖项,或在读期间专业综合测评排名前3%的应届毕业生,在甘肃省应征入伍并有退役证的应往届退役大学生,可经学院推荐,免文化课考试到本科院校就读2年,获得全日制专升本文凭。

应届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参加甘肃省专升本考试到本科院校就读2年,获得全日制专升本文凭。

6.出国留学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学生可以通过“2+2”本科、“2+3”硕士生的联合培养项目到马来西亚伊斯兰科技大学、伊朗库姆市穆斯塔法国家大学、韩国又石大学、泰国西那瓦国际大学等国外大学留学,拓宽成长成才空间。

图片


图片